作为美国“棋子”的菲律宾感到越来越焦虑,尤其是在南海问题上表现得尤为明显。近期金策略,菲律宾开始积极构建所谓的“独立战区”,试图通过拉拢周边国家共同针对中国,意图遏制其在南海的影响力。然而,唐纳德·特朗普的一番言论却让菲律宾的底牌显得岌岌可危。他一方面拉拢菲律宾,另一方面却也对中国示好,声称“不介意两国交好”。这一表态让菲律宾的“棋子焦虑”愈加明显。
值得强调的是,菲律宾所提出的“独立战区”概念,标志着其姿态的转变。这不仅仅是象征性的动作,而是一次有意为之的战略规划。与以往与美国暗中进行军事演习不同,菲律宾如今竟然公开将矛头指向南海,并将中国视为“假想敌”。据悉,他们计划在今年12月启动战区整合,力求在地区防务上寻求突破。
展开剩余66%在这个“独立战区”的构想中,菲律宾针对两种可能的作战场景制定了不同的应对策略。首先,在和平时期金策略,菲律宾希望能够与美国、日本和澳大利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,侧重于网络安全、情报共享和协同行动,打造出一种先发制人的能力。若发生战争,这些国家将进一步加深军事同盟关系,聚焦于中国周边海域,集中力量阻止中国突破岛链的封锁。
由此可见,菲律宾所称的“独立战区”究竟指向何方,答案显而易见。菲律宾似乎已经心甘情愿地成为美国的“棋子”,在遏制中国的行动中充当先锋,完全服务于美国的全球战略目标。
不过,还有两个细节值得关注。首先,“独立战区”的设想主要强调南海,却对台海问题采取模糊态度,表明虽然菲律宾希望遏制中国的发展,但其又不敢过于刺激。其次,菲律宾与美日澳之间的关系表面上和谐,实则暗藏分歧。例如,双方在“独立战区”的具体范围上存在未解决的争议。而且,唐纳德·特朗普执政期间,施加关税压力并要求盟友将军费占GDP比重提高至5%,这个问题可能会在未来影响这几个国家的合作关系。
尽管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依旧无可置疑,加之菲律宾等国在防务上对美国的依赖,使得“独立战区”的构想很有可能会得到实际执行。不过,具体能实现的程度如何则还需根据未来的局势变化来观察。
目前可以明确的是,菲律宾已经意识到自身作为“棋子”的角色,默许美国以“安全保障”为名义介入其防务事务。然而,菲律宾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前提:美国始终将自身利益置于首位。小马科斯提出的“独立战区”概念在美国的印太战略框架中似乎没问题,却在关税背景下将美国置于进退两难的局面。
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,正是因为中国的反制措施使得美国陷入稀土短缺的境地,这也是特朗普为何在此时强调“不介意中菲交好”。由此可见,他这句看似友好的表态其实是对菲律宾的一种温和拒绝,导致小马科斯失去了战略主动权。
从整体上看,这整个事情呈现出一个完整的闭环:菲律宾开始依赖美国遏制中国,而后美国表面上与中国缓和金策略,实则暗中对抗,最终造成菲律宾的焦虑加剧,从而进一步依赖美国。在这个过程中,不难看出,菲律宾所欠缺的正是独立意识。单纯地依赖美国并不能换来绝对的安全,而一味对抗中国也无法带来贸易利益。这种双向的撕裂只会让菲律宾走向错误的道路。解决之道早已为中国所指出,那就是通过双边协商解决分歧,采取发展替代对抗,从而在区域共识中消除外部势力的干预。
发布于:天津市景盛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